Bebop音乐的语汇 | Bebop和声解密(上)
这次的爵士语汇专题要聊聊Bebop。这个对技术水平要求极高的风格,对于如何粗浅的评估一个爵士乐手的程度的高低,常常是用他对Bebop风格的熟练程度来做为标准。就像大多数人对于Bebop风格的理解,它充满快速的乐句和复杂的和弦变化,如果是一般乐迷或是还不到火候的乐手在听或演奏的时候,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不明所以的状态。但是真正了解门道的人都知道Bebop风格的精随其实是“在相同长度的音乐片段里增加更多的和声的动态”,速度只是因而产生的副产品。而和声的动态是什么?以及要怎么去增加和声的动态?就是理解Bebop爵士语汇的密钥。
要了解和声动态我们就要从基本的和声进行方法说起,音乐术语上说是“主和弦-下属和弦-属和弦-主和弦”这样一种过程,或是说从稳定到高张力再释放张力回归稳定。其实用说故事来比喻是最恰当的,拿我们的日常一天做为故事范例吧,Bebop之前的美国流行音乐是这样子说的“我早上起床从家出发,来到公司工作,晚上回到家结束了一天”。而Bebop音乐是这样子的“我早上起床之后想吃早餐,来到早餐店吃了一份馒头蛋,吃完发现不够又再点了一份烧饼。早饭后我在地铁上趁机刷一下朋友圈,就该开始工作了。今天的工作和平的进行到了中午,是该休息一下了,于是我约了同事到楼下咖啡厅偷偷闲。然后我就接到老板的电话赶紧赶回公司被老板骂了一顿,心情很糟,于是决定下班之后到酒吧喝个两杯。到了酒吧喝了两杯,心情还是很郁闷就再喝了两杯。带着些许的醉意踏上了回家的路上,担心着明天可能会睡晚来不及买早点,所以就到便利店先买了明天的早餐,最后终于回到家结束忙碌的一天。”
其实两个故事基本上讲的都是从家出门 - 工作 - 回到家这件事,只是第二个里面包含了更多细节和更多角色内心的描述。试想把这两个故事写在同样大小的纸上,第二篇肯定是看起来更加的密集与复杂。这就是Bebop被人们认为又快又复杂的根本原因。在同样32小节的歌曲里,Bebop风格的音乐家们试图把最基础的“主和弦-下属和弦-属和弦-主和弦”进行中间加入更多的剧情转折和细节描写。我们假设调性音乐里主和弦就像家一样,下属和弦就工作的地方,属和弦就是想要回家的吸引力。基础的剧情就是“主和弦(家)-下属和弦(工作)-属和弦(想回家)-主和弦(家)”,而Bebop版本的剧情是曲折的,主调还是家,但是除了家和工作之外我们还多了各种不同的场所(临时主和弦)和各种的吸引力(次级属和弦)。以至于剧情变成了“主和弦(家)-下属和弦(工作)-次级属和弦(想休息)-临时主和弦(咖啡厅)-下属和弦(工作)-属和弦(想回家)-主和弦(家)”甚至是更复杂的进行,而且终究你的一首歌(一天)还是只有32小节(24小时)。到这里为止或许你已经能明白Bebop音乐和他之前的音乐差别在哪里了。
下一次我们要透过两首经典的歌曲作为实例,来分析Bebop时期的乐手如何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做为基础,透过Bebop的和声语汇来让旧曲子摇身一变成为那个时代里最先锋的Bebop经典曲。
△戴育廷(Tim Dai)
台湾爵士吉他手,现定居上海。全职音乐人、JZ School教师。戴育廷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,主修吉他表演专业。戴育廷14岁起开始接触爵士乐,后受到台湾爵士吉他名家廖季文影响,决定走上职业道路。20岁起师从台湾知名吉他手庄智渊。2008年起,先后获得台湾政大金旋奖最佳作曲人、东吴苏州金弦奖第一名,其乐队亦获得北科赤弦奖季军。2012年获得伯克利音乐学院奖学金后赴美求学,师从爵士吉他名师Richie Hart,并有幸与Kevin Eubanks, Tuck Andress, Joe Lovano, John Patitucci, VictorWooten等学习。2014年以最优等成绩Summa cumlaude毕业。
往期相关阅读
识别二维码关注JZ School微信公众号
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the Wechat of JZ School